近日,张先生(化名)在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接受手术后,又用上了一款用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的小干扰RNA(siRNA)药物。据悉,张先生平时生活习惯不好,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比较严重。这款药物是全球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降胆固醇的小干扰RNA药物,今年8月在国内获批,可作为饮食的辅助疗法,用于成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(杂合子型家族性和非家族性)或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。
患者在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接受创新胆固醇药物注射
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颜红兵介绍:“原来就有冠心病的病人,或者有动脉粥样硬化、高血压、高脂血症等疾病的病人,很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卒中、心肌梗死等等。”
事实上在中国,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高居榜首,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[1]。而在众多危险因素中,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的控制至关重要。因为LDL-C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“元凶”,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则会引起血管狭窄,终导致心梗、脑梗。所以LDL-C素有“坏胆固醇”支撑,将LDL-C控制在合理水平,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。
目前,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血脂管理指南均推荐LDL-C作为降脂治疗的首要目标,而他汀类药物则是临床最常用的调脂药。但单一用药有其局限性,在临床上,部分患者或因依从性较差或对药物不耐受而致使降脂效果不理想,LDL-C水平无法长期稳定地控制在目标范围内,需要更便捷、可依从的长期血脂管理方式。
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颜红兵
“个体之间存在差异。即使是同样年龄的人,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可能不同。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个体的情况,进行更精准的治疗。一方面提升治疗的安全性、有效性,另一方面也关注个体需求,从而增加治疗的依从性。”颜红兵表示。
据悉,近日在深圳落地的小干扰RNA是一种创新的降脂药物,能够长效、安全地降低胆固醇,而且在初始治疗后三个月注射加强针,此后每年仅需要注射两次即可,将大幅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。
深圳近期也迎来降温天气,秋冬季节气温降低,温差变化容易导致血管收缩或舒张变化,增加心梗、脑梗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。颜红兵也提醒广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,尤其是冠心病的患者,要注意坚持治疗与改善生活习惯双管齐下。“类似快餐等食物,虽然好吃,但通常高糖、高脂。有人统计过,如果天天吃快餐,那么一年下来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至少要增加50%。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,并且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,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,保持心血管健康及身体健康。”
*使用方法:在初始治疗后三个月注射加强针,此后每年需注射两次英克司兰钠注射液。详见说明书。
参考文献:
[1]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[J].中国循环杂志, 2022, 37(06): 553-578.